朱继德 马赫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初春时节,杏花初绽,杨柳泛绿,我们一行三人,到位于济宁国家级高新区一处在监工地去采风。
这所工地的名字叫山东省鲁南煤化工装备检验研究中心试验楼及研发楼工程(以下简写特检院),位于瑞园路的北首,工地现场之北是刚吐青的树林,之东是青青麦田,放眼东望是山推的一家工厂。这是一处幽静的所在,而在这静幽之处,我们的特检院的建设工程轰轰烈烈,开工到现在已一年有余了,目前已进入后期的装饰装修阶段,院主楼呈l型,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该工程合同签订质量目标为“泰山杯”工程,项目总监侯守广对工程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使得工程目前为止获得省优质结构杯等多项荣誉,并多次在高新区组织的活动及会议中提出表扬。
该项目的招标走的是政府招标,监理的费用也是按照政府要求签订的合同。提起特检院项目的招标,侯总监至今记忆犹新,他告诉我们,“开标一出与第二名的分数仅仅高出了0.1分,竞争对手在某些方面也有很强优势,不论是业绩还是获得奖杯数量上都不相上下”,虽然他说的很平淡,但我们都知道他是这个圈子里最有实力的总监之一,高手之间的过招往往是惊心动魄的,我们听了都唏嘘不已,能感觉到市场竞争的残酷性。
侯总监常对我们说工程是百年大计,他从不乱接工程,一年保证三个工程就可以了,工程多了难免会出现纰漏。特检院建设之初,他天天要到工地上来检查,侯总监有个特点,对工程结构尤为的重视,我想这与他之前从事设计工作有很大的关系,之前是宁建设计院的院长,在混凝土施工方面,凡是他监理的项目商品混凝土无一加水,浇筑的混凝土柱子及梁都安排监理人员逐一回弹,混凝土浇筑不合格的必须砸掉重新施工。
特检院的项目一开始遇到了许多的困难,首层墙柱模板拆除后出现了烂根的现象,现场的施工项目部人员及监理人员想了不少技术措施,但都不理想,侯总监得知后立即到现场查看,从人员安排上着手,并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过程中亲自到现场指导,经他的指导,后续的浇筑再无一例烂根,现场的管理人员无不叹服。
建设方特检院对项目极为重视,院长亲自挂帅,并安排了副院长、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常驻现场,甲方代表对侯总监极为倚重,监理例会上副院长经常提的一件事就是工程质量及安全方面完全按监理的要求实施。侯总监平时工作求严、求务实,工地上只要有需要他的,他保证随叫随到,对待工程容不得半点马虎,高新区质监站、该工程的设计单位及城祥的总工都对他表示信服,经常是一到工地就先问侯总监在不在,如果在中午就不走了。
侯总监对待监理人员充分的放权,工程拨款如无专监签字,他绝对不会签字,拨款控制住了,监理部的工作自然好开展。他常告诫年轻的监理人员在日常工程的监理中必须眼见为实,工作要一丝不苟,不能得过且过,他对年轻一代的培养教育让青春才俊们受益终生,年轻人私下里都亲切的管他叫老师。
在监理施工的现场,恰巧碰到了甲方负责工程建设的孙主任,他向我们这样评价侯总监:“在济宁监理行业,无论是经验、技术还是人品,都是一顶一的,工作认真,实事求是,不怕得罪人,我们都很认可他,他身上保留着毛泽东时代的优良传统。”
侯总监去年退休,他的工龄46年,是建筑监理行业中的一员老将。他步履稳健,谈吐幽默,没有丝毫暮气,很像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接触了一个又一个的新工地,他也记不清走过了多少工地,他的人生和工作就是这样不断的重复,正是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中,走向耳顺之年,他的事业也一步步地走向光辉灿烂的未来,而留下的是一座座的高楼大厦,犹如耸立的丰碑,永远存在记忆中。